无妄由理,魏王弼的易学命题。语出《周易略例•明彖》:“故众之所以得咸存者,主必致一也。动之所以得咸运者,原必无二也。物无妄然,必由其理。”...
道谓无,见“太极谓无”条。...
天道生生,谭嗣同易学哲学命题。语出《思纬壹壹台短书•报贝元征》:“夫伦常者,天道之所以生生,人道之所以存存,上下四旁亲疏远迩之所以相继相系,俾不至瓦解而土崩。...
天道剥复,近代严复易学哲学命题。语出《原强》:“物强者死之徒,事穷者势必反,天道剥复之事,如反覆手耳。”意为事物的运动规律是由剥到复。即物极则反。...
道体物中,明清之际王夫之易学哲学命题。语出《周易外传》卷一:“道,体乎物之中以生天下之用者也”。道通过物来体现,事物功用是道的表现。意即“一般”存在于“个别”...
天下惟器,明清之际王夫之易学哲学命题。语出《周易外传》卷五:“天下惟器而已矣。道者器之道,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。”认为“道”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。”...
有道必有物,南宋刘安节论易中道器关系的用语。语出(《刘左史集•论》)《行于万物者道》:盖有道必有物,无物则非道。...
有物必有道,与“有道必有物”相对应。语出南昌宋刘安节《行子万物者道》:“盖有道必有物,无物则非道。有物必有道,无道则非物。是物也者论其形,而道也者所以运乎物者...
道以易天下,南宋叶适易学哲学命题。语出《水心别集•进卷•易》:“夫物之推移,世之迁革,流行变化,不常其所,此天地之至数也,圣人己见之矣。...
器非道不立,与“道非器不形”相对应。语出南宋朱熹《文集•答丘子野》:“其形者则谓之器,其不形者则谓之道。然而道非器不形,器非道不立。盖阴阳亦器也,而所以阴阳者...
道非器不形,与“器非道不立•相对应。语出南宋朱熹玄文集•答丘子野》:“其形者则谓之器,其不形者则谓之道。然而道非器不形,器非道不立。...
天道依数,南宋杨万里易学命题。语出《诚斋易传•说卦》:“天地之道不在数也,依于数而己。”“数”指《周易》中的参两之数,此数非天地之道,只是用来表现天地之道的一...
一之道,南宋胡宏易学哲学命题。语出《知言)卷一《阴阳篇》:“天得地而后有万物,夫得妇而后有男女,君得臣而后有万化。此一之道也,所以为至也。”...
形而上者则是密,北宋程颐易学哲学命题。语出《遗书》十五:“阴阳,气也,气是形而下者,道是形而上者。形而上者则是密也。”意为无形的道是幽隐深徽而莫测的。...
易即天道,北宋张载的易学命题。语出《易说•系辞上》:“易即天道。独立于爻位,系之以辞者,此则归于人事。”易指《周易》;天,指阴阳二气。“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