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以阴德,语本《周易•系辞下》:“乾,阳物也;坤,阴物也。”又《说卦》:“乾,健也;坤,顺也。”指顺从是意志薄弱,懦弱的品德。...
天行之健,语本《周易•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指像天一样刚健。康有为用之劝说光绪皇帝坚强刚健,不要懦弱顺从,向顽固派妥协。...
乾乾不息,清颜元易学用语。语出《性图》:“则必以天道流行乾乾不息者,亦有恶也。”意指天道不停地运动的本能。语本《周易•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”,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...
物成性正,明清之际陈确引用易学的哲学命题。语出黄宗羲《陈乾初先生墓志铭》:“各正性命,天之成物也。物成然后性正,人成然后性全。”...
各正保合,明清之际陈确引用易学的哲学命题。语出黄宗羲《陈乾初先生墓志铭》:“是故资始流行之时。性非不具也,而必于各正保合见生物之性之全。”...
保合为义,南宋胡宏易学伦理观。语出《知言》卷一《阴阳篇》:“夫妇之道,人坏之者,以淫欲为事也。圣人安之者,以保合为义也。”...
损人欲复天理,北宋程颐易学伦理观。语出《伊川易传》卷三:“损之义,损人欲以复天理而已。”意即存天理,灭人欲。“天理”指仁、义、礼、智等纲常伦理;“人欲”指人们...
无我则止,北宋程颐易学伦理观。语出《伊川易传》卷四:“无我则止矣,不能无我,无可止之道。”意为只有忘掉自己,不存私心,才能安于所止,止其私欲的萌动。...
性情谓之乾,北宋程颐易学哲学命题。语出《伊川易传》卷一。意为乾为天的刚健不息之性情。程颐认为,“天者天之形体,乾者天之性情。”...
性即理,北宋程颐易学哲学命题。语出《遗书》二十二:“性即理也,所谓理性是也。”性就是理。这里“性”指“天命之性”,即天理在人心上的显现。...
生之谓性,与“天命之性”相对。北宋程颐易学伦理命题。语出《遗书》二十四:“生之谓性与天命之谓性,同乎性字,不可一概论。生之谓性,止训所禀受也。”...
天命之性,与“气质之性”,“生之谓性”相对。见“理在人则为性”条。...
理在人则为性,北宋程颐易学伦理命题。语出《伊川易说•系辞》:“高卑之位设,则易在其中矣。斯理也,成之在人则为性(诚之者性也)。”意为天高地卑之理,即尊卑之义。...
继天道而成性,北宋王安石易学伦理观。语出《洪范传》:“五事,人所以继天道而成性者也。”“五事”指貌、言、视、听、思。...
克己反礼,北宋张载易学伦理命题。语出《横渠易说》卷二:“克己反礼,壮莫甚焉。故易于大壮见之。”意为克制自己的私心私欲,回归封建的伦理纲常、名教礼义上去。...